五一將至,想好去哪里玩更有意義了嗎?世界自然地武隆絕對是一個不二之選,不管是觀景、賞游、吃喝、玩樂,它都帶有自己獨特內涵,除了天坑、地縫、草原、峽谷、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觀,大山腳下還隱藏著一處藝術圣地—中國武隆·懶壩國際禪境藝術度假區。該度假區將于4月27日以全新面貌邀您感受國際頂級藝術的迷人魅力。
中國首個且唯一的心跳博物館 法國藝術家波爾坦斯基曲折的人生經歷為他的藝術創作提供源泉,他覺得“每一個人的心跳聲都是最為獨特卻又是最為虛弱的,隨時與死亡一同終結”,錄下心跳,就像給生命“拍個照片”,而懶壩心跳博物館便是他將自己對生命理解的藝術創作升華。走進“心室”,在藝術家營造出的深灰色的空間里感受心跳和生命脈沖的律動。“心室”內黑色亞克力板,折射著心室里閃爍的燈光,伴隨心跳的清晰回響,共同組成了生命的樂章。“心室”內的燈泡設計、黑色方塊都象征著生命和生命的自我審視,參觀者可以強烈感受到“此刻我存在”的語言。目前武隆心跳博物館已經收藏了徐崢、托馬斯等名人的心跳,所有心跳博物館建設者的心跳,大家都能在搜索區中進行查找。
多元藝術殿堂 《大地從天而降》 日本藝術家淺井裕和他的團隊耗時半年之久,采集武隆當地5種基礎顏色的泥土,在完全沒有使用任何工業顏料的情況下通過篩選、碾磨等工序調制成19種泥土顏料繪制的一幅恢弘巨作。他將在武隆的所見所聞,聽到的神話故事,看到的一花一木,轉化成了他的作品,他在穹頂上方的圓圈內畫了四個神:風、火、水、土,讓這四個神仙孕育了一片充滿生命力的天上大地,這些天上的神仙灑落下來許多的種子,在降落的過程里,有的變成鹿,有的變成樹、腳板、魚等各種靈物,最終創造了一個世界。作品直擊心靈,讓人驚嘆震撼。
大自然中尋找美好 《愛的小徑》 丹麥藝術家托馬斯·丹博和他的團隊利用廢舊木材、竹子等制作了三個巨人,因為現代人們習慣看到一個什么用手機拍完就結束,而大自然有更多值得去探尋的地方,所以他把他的三個巨人分別藏在了園區,讓大家在過程中尋找自然的美好。托馬斯·丹博用自己父母的名字給巨人命名,而且還給這個作品命名為《愛的小徑》。懶壩的巨人是他在中國的第一次巨人創作,也是他在全世界的第51、52、53個巨人。同時,作品也呼吁我們,保護生態,愛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漂浮在山巔云海之上的光環——懶壩美術館 懶壩美術館以時空蟲洞為設計靈感,設計師是來自早稻田大學的建筑學博士陳艷春,以將藝術還給人民為立館精神,開啟了一條連接現代藝術與普通大眾的通道。在這里,每一位參觀者都是藝術的主人。對美的追求,成為人類永恒的主題,跨越人群,超越時空。
有溫度、故事的竹音劇院 日本久負盛名的國際藝術家松本秋則,將擁有50年記憶的老屋打造成了專屬懶壩的竹音劇院,屋內除了添置了100余個竹制樂器外,原封不動的保留了房子原主人的生活痕跡,包括灶臺、蓑衣、以及貼在墻上的獎狀,這也使得劇院有了溫度和故事。同時將藝術作品與當地環境交流展現出的大地藝術展現的更加具體生動。劇院內水墨般拉開鄉村的寧靜、海洋的深邃、山里的一天等多主題場景,在光影縱橫交錯中,在靜謐的時空里,打造出天籟級的聲音劇院。在這里松本秋則從“聲音物件”、 “聲音景觀”、“聲音劇院”,將長短不一、形狀千奇百怪的竹子,變成了聽指揮的“樂手”,讓藝術以竹音得方式術回歸自然。目前“竹音劇院”已經在世界各地有了多達100次的展覽,但每一處都會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文化做再創作,不會重復。
重慶懶壩國際禪境藝術度假區是一處集生活、藝術、信仰于一體的創新型旅游度假地,全年平均氣溫僅15℃,雄偉壯闊的和尚崖連綿三公里,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林木青翠,負氧離子充沛,是一處難得的天然氧吧。國際藝術家們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天然的創作舞臺,與最先鋒的當代藝術理念碰撞出了迷人的藝術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