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438.8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2.png (398.7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4月25日,由重慶市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會數字健康專委會主辦、奉節縣人民醫院承辦的“智匯醫療、賦能未來”學術會議在奉節召開。來自全國衛生健康機構、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探人工智能(AI)賦能區縣醫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會議開幕式由奉節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梁紹勇主持。 奉節縣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劉海蓉、重慶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唐琳、重慶市人民醫院信息處處長、數字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段然教授等嘉賓出席會議并致辭。
3.png (378.7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劉海蓉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是聚焦前沿的學術盛會,也是一場破解基層醫療痛點的破題之會,更是一場共謀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會,為區縣數字健康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有利于區縣醫療機構交流合作,共同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期待本次學術盛會,為區縣醫療機構數字健康發展提供新思路,讓人工智能加速區縣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
4.png (242.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唐琳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醫療行業的未來,區縣醫療機構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基石,亟需通過技術賦能打破資源與技術瓶頸。她呼吁各界共建共享數據資源、精準賦能基層需求、育才引智培養人才隊伍,共同探索AI賦能基層醫療的“重慶模式”。
5.png (231.7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段然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聚焦“技術賦能、數據驅動、基層提質”三大核心議題,旨在推動人工智能在疾病診斷、數據治理、服務升級等場景的落地實踐,為區縣醫療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11.png (520.5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會議還特邀重慶醫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的權威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與醫療場景應用展開深度分享:趙文龍(重慶醫科大學)解析大模型在疾病預測、輔助診斷中、科研寫作的應用,強調需平衡技術創新與倫理風險;徐頌華(西安交大)提出醫療數據治理三大路徑——確權、共享、價值挖掘,破解“信息孤島”;陳蜀宇(重慶大學)展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如何從電子病歷中提取癥狀規律,助力精準醫療;藍章禮(重慶交通大學) 通過逆仿生視力人工智能訓練技術,對睫狀肌彈性恢復,提升青少年視力,提出新理念;劉彥飛(重慶警察學院) 闡述了人工智能發展歷程和態勢,強調了知識圖譜賦能數字醫療及對醫療大模型共生的新思路;胡波(奉節縣人民醫院)分享了AI輔助診斷、區域醫聯體數據平臺等實踐成果,其智能導診、遠程會診系統顯著提升診療效率,為區縣機構提供可復制經驗。
12.png (1002.8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昨天 15:24 上傳
本次會議以學術為紐帶,以實踐為根基,為區縣醫療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重慶市人民醫院和重慶市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學會數字健康專委會將為AI技術在重慶市醫療機構落地實踐、科研思路共享搭建常態化的交流合作平臺,更是基層醫療高質量發展的行動宣言。在“詩城”奉節的見證下,政產學研各界攜手共進,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筆,為健康中國繪就智慧醫療的新篇章!
來源:縣人民醫院
|